点击加入☞ 公务员考试QQ微课堂:375749510
点击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QQ群:255064073
点击加入☞ 教招备考QQ群:674221423
点击加入☞ 广西公考事业企业招聘QQ群:691168488
扫码加入☟公务员、事业单位、教招、医卫、银行考试学习交流微信群
作者:吕铮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青年是生力军,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因此,要培育和引导当代青年群体坚定的文化自信,让青年一代真正成为实现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
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当前,互联网境域下的信息传递迅速而繁杂,社会上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交锋,客观环境对青年群体建立文化自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冲击。文化自信的渊源,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所提供的滋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其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激励人讲道德、守诚信,在现代仍然散发着持久魅力。更重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当下人们获得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团结力的思想源泉。通过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能够让青年群体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与精髓,从中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洗礼,树立尊重本民族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生活模式、发展方式的思维意识,促进文化自觉,从而培育起文化自信。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体,不仅仅要让它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还要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
让文化自信培育融入教学过程。大学生是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至关重要。作为知识殿堂和精神高地的高校,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阵地,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中扮演重要角色。高校要切实发挥阵地优势、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将文化自信的培育与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提升,肩负起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责任与担当,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坚定的文化自信。课堂是大学生吸收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扬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最合理科学的传播环境。在课堂上,要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提升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深入推进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并结合大学生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给予全方位的引导和感染,使大学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理念,增强文化自信。还应注重正面引导,发现并鼓励那些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高校中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文化素质方向发展的教师,也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人文素质。高校也应着眼于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健全教师评价考核机制,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全过程,使学生能够树立“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
增强文化宣传的针对性。围绕当代青年普遍关心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具有说服力的理论阐释、具有号召力的教育引导、具有感染力的正面宣传,弘扬主旋律、壮大正能量,讲好中国故事。对于高校,可通过学风、制度、形象、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利用多种途径、多种载体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感染与熏陶,引领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通过开办校报、校刊和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方式进行优秀文化传播,尽可能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丰满,为培育文化自信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包括当下大学生运用范围广泛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以当下大学生最关注的社会热点事件进行切入,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当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当代青年,在学习、娱乐、生活各个方面都高度依赖互联网。然而,网络在提供有益信息的同时,也会带来错误与片面的信息,这给青年群体文化自信的培育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青年集中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利用校园区域网管理过滤不良信息,利用网络的讨论功能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动向,并反馈到教学实践中。注重学校网站建设,提高大学生对学校网站的关注度和利用度,运用校园网站大力宣传先进理论、传播科学文化,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需要,从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使用途径和方向。另外,也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网络课堂,发展网络教学,拓展文化自信培养模式,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潜移默化地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注重社团组织实践活动。社团组织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外的重要活动组织,是交流思想、观点、兴趣、爱好的重要形式,对拓展知识、扩展视野、增加生活经验、提升团体意识及大局观都大有裨益。高校可利用社团组织,在尊重大学生主体性的前提下,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团体活动增强民族文化色彩,让大学生充分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使社团组织活动可引导、可持续。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诸如教学实践、专业实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通过实践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在培育文化自信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吕铮铮)
启仕教育友情提示:海量国考资讯尽在启仕教育官网(http://www.qs1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