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栋 太原理工大学校长 |
核心观点
办大学既要志存高远、更要接足地气,也就是“求同立异”。“同”是指大学教育共同的使命和价值,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异”绝非盲目求新求异,而是立足区域、立足自身、立足发展的特色之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如何才能避免同质化、把大学办出特色、形成风格?我认为,办大学既要志存高远、更要接足地气,也就是“求同立异”。这个“同”当然不是“同质化”的“同”,而是大学教育共同的使命和价值,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立异”,绝非盲目求新求异,更非凌驾于规律之上的标新立异,而是立足区域、立足自身、立足发展的特色之路。
太原理工大学是中部地区一所“211工程”大学,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110年的办学历程,太原理工大学一直走特色办学之路。“特”的核心之一就是接地气,与地区产业发展互动、互通:早在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创设之时,就依托山西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办了矿学;新世纪以来,太原理工大学在学科建设上“有所为有所不为”,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模式,加大对煤炭、化工、新材料、电气、机械制造等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专业的投入力度。
立足区域、办出特色,却不能画地为牢、囿于其中。大学最重要的功能是培养人才,过分拘泥于地域和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难免有失偏颇。大学培养的应该是面向全社会、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培养的不应是呆板、生硬的机械零件,而应该是一个个具有批判、创新和进取精神的全才。从这个层面讲,工科院校不可过分强调专业教育、专才培养,而忽视通才教育及人文精神的培育。
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就很重视通才教育、人文精神教育,走专才与通才“融合”之路。哈佛学生在低年级要上“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人文课程。当然,大学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该是全方位的,比如校园文化。大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中,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就能透露和折射出该大学特有的精神品质。
简言之,要想培养出优秀人才,大学就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其中包括校训、学风、教风、传统、价值观等多方面。如果一所大学潜心做学问者寥、跟风求名利者众,学风漂浮、治学轻浮,又怎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
(本报记者刘鑫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