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参考解析
打车原本是较为便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打车难一直困扰着许多市民特别是上班族,下雨天打车难,早晚高峰打车难,节假日打车难,车站、机场打车更是难上加难。一车难求现象不仅仅发生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很多城市都同样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对此,我们应该理性客观的来看待。
之所以会出现打车难,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国城市出租车主要以沿路巡游方式搜寻乘客。在这个市场上,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无法有效地交换供需信息,双方基本上处于盲目寻觅对方的状态。所以,在同一时间里,一个城市中可能同时存在出租车"找活儿难"和乘客打车难的现象。
第二,城市道路交通的总体状况,例如公交车、地铁等固定线路交通工具的便捷程度,道路交通的通畅程度,车站、机场站点的管理效率,拥堵时段和地段的管理措施,人口密度,机动车数量,车辆事故处理效率等,都会产生影响。而且,乘客打车的需求是随时间、地段和天气等原因而变化的,一个城市一定数量的出租车,可能在某些时段、地段和天气条件下供不应求,而在另一些时段、地段和天气里供过于求。
第三,出租车数量受政府控制,其服务供给不可能根据市场需求作出及时调整。
为此,解决打车难问题,要从城市交通的整体状况考虑,综合治理。
第一,增加预约服务的市场份额。预约服务比巡游服务更有目的性,可以减少出租车空驶率。当前提供巡游和预约服务的是同一类出租车。这种结构决定了后者只能是前者的附属物,例如在交通高峰时段,巡游服务供不应求,出租车便无暇提供叫车服务。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借鉴国外经验,发展专营电话预约服务的"约租车"。这类车不能沿路接客,只能接受电话预约,车型可以分高、中、低多种层次,满足不同需求。
第二,出租车经营者类型多样化。各地尤其是大中城市都倾向于发展大型出租车公司,个体出租车越来越少,这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大公司的存在固然减少了政府监管环节,但它们相对司机有过强的优势地位,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上的失衡。从鼓励司机提供优质、持续、主动服务的角度看,个体出租车、司机合作社等劳资合一的经营组织形式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
第三,加大服务质量监管的力度。当前的行业监管主要集中于准入方面,而对出租车服务质量也要进行持续性跟踪监管。同时,地方监管机构应该负起责任来,不能推给出租车公司,不能让其"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
第四,各相关部门应该有效协同。出租车有效运营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彼此之间应该建立协同处理问题的机制。例如,火车站、机场站点的出租车管理问题。
更多请关注 公务员考试 国家公务员考试 事业单位 教师考试 选调生 村官 课程 图书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