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备考攻略 | 公务员面试热点解读 | 公务员面试模拟天天练
【参考要点】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快捷。但同时,日益猖獗的诈骗电话、骚扰电话、垃圾短信也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一大难题。信息化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时间成为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究其原因,造成电信犯罪泛滥的原因无外乎两个方面:
一方面,立法上存在漏洞。随意盗用、泄露他人信息或利用虚假信息侵害他人及社会权益属于不法行为,治本的方法应该是用法律进行约束,但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移动通讯市场的管理基本上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现行的电信条例、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条文明显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管理的需求。法律上的漏洞不能得到及时弥补,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电话诈骗、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等违法犯罪行为的纵容。
另一方面,利益驱动。利益驱动是电信犯罪的最大诱因。从当前媒体曝光的相关事件来看,利用个人信息从事非法获利活动已经形成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从信息买卖到利用信息进行骚扰、诈骗等违法活动,整个程序缜密难以防范,再加上此类犯罪活动违法成本低,不需多大投入又隐蔽,不法分子极容易从中获利。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遏制电话诈骗、电话骚扰以及垃圾短信等电信犯罪,就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使个人信息安全得到法律的切实保障。同时,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行为的监察和管控,遇到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随时查验,迅速封锁,跟踪源头、严惩不贷,通过严格的监控机制与沉重的处罚力度遏制此类不法事件的发生。
二是不断提升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和维权意识。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并不重视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将记载个人信息的资料随手丢弃或与他人分享,为犯罪分子提供可乘之机。媒体要针对这一点大力宣传,提高居民的信息安全意识,使大众意识到学会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也是杜绝信息泄露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公众的维权意识,在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时,能够第一时间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