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宪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
(一) 概念和特征
1.概念:集中体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国家的意志和利益,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调整国家根本社会关系,确认和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例题】 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是( )。
A. 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 反对“三权分立”,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2.特征
①宪法是国家根本法。(出题点)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保障书
③宪法是民主事实法律化的基本形式
记忆点:“四个第一”宪法
二、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基本人权原则
3.法治原则
4.权力制约原则
三、宪法的渊源和结构
(一)宪法的渊源:1.宪法典2.宪法性法律3.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5.国际条约
(二)宪法典的结构
宪法典的结构 | 序言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有序言。大致包括制宪的宗旨、目的和指导思想、国家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 |
正文 | 正文的基本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国家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基本原则;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与国家机构;③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 |
附则 | 宪法的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效力与一般条文相同,并具有特定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我国宪法无附则) |
四、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一)概念:也称“民主宪政”、“立宪政体”,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础,以限制与规范国家权力为手段,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
(二)宪政的特征是:
1.宪法的实施是建立宪政的基本途径
2.建立有限政府是宪政的基本精神
3.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是宪政的集中表现
(三)宪法与宪政的关系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则是宪法的实践。
【例题】 宪政的基本精神是( )。
A.建立有限政府 B. 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 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D. 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五、新中国宪法的历史
1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 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四次宪法修正案:1988年修正案、1993年修正案、1999年修正案、2004年修正案(内容重点)
宪法修正案 | 政治理论 | 经济政策 | 具体规定 |
1988 | 1、私营经济 2、土地转让 | ||
1993 | 1、初级阶段 2、改革开放 3、政党制度 | 4、计划经济改为市场经济 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6、县三改五 |
1999 | 1、初级阶段 2、邓小平理论 3、依法治国 | 4、发展市场经济 5、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6、经营体制 7、个体私营经济 | 8、反革命改为危害国家安全 |
2004 | 1、三个代表 2、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 3、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4、鼓励支持引导非公经济的发展 5、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保护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对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 6、社保制度 | 7、人权 8、特区人大代表 9、戒严的决定权改为紧急状态的决定权 10、国家主席对戒严的宣布权改为紧急状态的宣布权 11、乡三改五 12、增国歌 |
【例题】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的规定是( )。
A. 1988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B. 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C. 1999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 D. 2004年宪法修正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