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 阳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 |
核心观点
工科思维主导了高校,要么是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要么就是用工科思维来重视,精细化的专业划分、研究问题项目化、目标成果导向就都应运而生。这样不是不好,但适用于理工科,不适用于人文学科
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在高校中的地位,近年来应该说有所恢复。特别是一些传统综合性大学,重视程度在恢复,一些优秀学生也愿意来学了。这是可喜的趋向。
但现在,高校办人文学科的思维很成问题,由此产生了一些奇怪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学科的发展:首先,学科划分过细,各专业领域非常狭窄,彼此封闭,缺乏沟通和联系。人文科学内在是相互融通的,需要一个大人文的平台让它们交融一体。
其次,教育部门也好,高校管理者也好,虽然对人文学科重视了,但也提出了过高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要求。国家希望加快人文社科发展,希望马上出成果;管理者也下了很多指标,希望人文学科的成果在教育上、宣传上、政府改革上、社会发展上起作用。其实文史哲需要细水长流、长期积累、淡定而为,过度施加压力,会扭曲其发展导向。
第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高校普遍把项目作为学者职称评审的依据,比如讲师评副教授,一定要拿几个省部级项目,副教授晋升教授,一定要拿几个国家级项目。虽然项目制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不适用于人文学科。
且不说很多项目是带着方向下来的,学者承接这些项目,可能对自己的既定的研究方向产生妨碍,影响自由的研究。更致命的是,拿项目本身竞争很激烈,里面牵扯到太多人际关系、应酬等非学术的因素。学者不得不把大量精力放在拉关系、搞应酬这些方面,这对需要静心做学问的人文学科是非常大的打击。
最近流传这样一个段子,很有意思:君子坦荡荡,小人做课题;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做课题;千古兴亡多少事,只因满朝做课题;举头望明月,低头做课题;两个黄鹂鸣翠柳,一排学者做课题;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做课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做课题。
以上这三点现象,归结到一点,都是用工科思维办人文学科的结果。工科思维主导了高校,要么是对人文学科不够重视,要么就是用工科思维来重视,精细化的专业划分、研究问题项目化、目标成果导向就都应运而生。这样不是不好,但适用于理工科,不适用于人文学科。
我觉得,高校特别是综合型大学,一定要清楚人文学科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取消职称评审的课题项目指标,减轻目标成果压力;如果能够打破学科院系的行政壁垒,在文史哲之间建立交融互通的平台,就更好了。
(本报记者贺林平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