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猫”妈妈是个小心谨慎的人,为人精细,但是外表给人漫不经心的感觉;她的“鱼”爸爸是蝠鲼(fúfèn)(属软骨鱼纲、鲼科,是鳐的近亲。)平时慢条斯理的,但是心理年龄相对年轻,对什么都好奇。关于“鼹鼠”的她,的确比较形象。看着开朗,其实是那种胆小怕事的女孩,偷偷摸摸淘个气捣个乱还行,大事绝对没她。出于好奇,让她见了几个我的同事,她说的每一种动物的确都符合同事的性格特点,这让我很吃惊。
想着她的世界都是满街的老虎喜鹊狗熊兔子章鱼,我觉得多少有点羡慕。
最后我没办法定义她有任何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不可能是完全拜她开朗的性格所赐。不过我告诉她不要对谁都说这件事,可能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我没告诉她我很向往她惊人的天赋。
大约两年后一个学医的朋友告诉我一个生物器官:鼻犁器(费尔蒙嗅器),很多动物身上都有这个器官。那是一个特殊的感知器官,动物可以通过鼻犁器收集飘散在空气中的残留化学物质,从而判断对方性别、是否有威胁,甚至可以用来追踪猎物、预知地震。这就是人们常说很多动物拥有的“第六感”。人类虽然还存在这个器官,但已经高度退化。我当时立刻想到了她的自我描述:鼹鼠嗅觉远远强于视觉。也许她的鼻犁器特别发达吧?当然那是我瞎猜的。不过,说句有点不负责任的感慨:有时候眼睛看到的,还真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虽然有点长,而且中间描述蜘蛛的时候甚至有点恶心,让人汗毛直立,一身的鸡皮疙瘩,但它的确是真实的。这本书的作者高铭是一个有点儿特别的70后,从小到大就喜欢问“为什么”。身为影视策划总监的他在2004年到2008年的4年间接触了100多个精神病患者,写出了国内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所有案例均来自真实病例。
给大家看这个故事并不是让大家都去了解精神病人的世界,而是要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每个看似“反常”的行为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寻常的理由。在当事人看来,他的所作所为一点都不反常。而你过激的反应,其实只是源于“他”和“你”不一样罢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也会表现出对他人言行的不理解,甚至把一些人划定到“奇葩”的行列中,比如有手有脚的乞丐却不去工作,比如相貌姣好的女孩子不自重自爱而靠出卖肉体过生活,比如连续10年复读的“考霸”北大录取也不念……其实,我们都犯了一个错误: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去衡量他人的世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他人身上。
有理解才有尊重,有尊重才会包容,就像前面的故事一样,当你站在一个精神病人的角度,真正融入她的世界去思考问题时,才会明白她的所言所行是多么的正常而合理。唯有真正理解对方的内心世界才算得上是尊重对方,也只有揭示和明了其言行背后的原因与含义,你才能做到真挚的包容,化解矛盾也就水到渠成了。回到公职类考试的人际类问题中,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标准去衡量他人,往往就会陷入出题人设置的“陷阱”:
你的领导是一个不通情理的人……
你的同事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
你单位某个老同事经常把事情推给别人做,而自己……
你出色的完成了一项工作,竭尽全力帮助别人,却没有得到周围人的认可……
实际上,这些描述都是出题人将你置于一种狭窄的“境地”中,我们称之为“误区”。它有很强的误导性,会先入为主的占据你的大脑,迫使你基于一个脆弱不堪的身份、环境、条件中去解决一个看似毫无“商量余地”的激烈的矛盾。仔细想想,你真的认为你的领导和同事们就是题中所描述的所谓“奇葩”吗?人情世故太重的领导往往对人不对事,这样的领导很可能毫无原则可言,站在领导的角度上看,不通情理至少不会让自己深陷人情关系的泥潭;同事的斤斤计较不是什么好品质,但如果对工作没有孜孜以求的卓越精神,恐怕也很难形成这种性格;老同事把工作推给别人,除了自己图清闲外,难道就没有别的意图吗?出色的工作结果就一定会换来周围人的认同吗?热心帮助他人难道就不会帮倒忙?跳出“误区”,用一个相对审慎的态度和更宏观的格局来看待这些问题,才能走出出题人设置的“陷阱”,真正找到解决矛盾的出路。